报告时间:2017年4月14日 15:00
报告题目:河南省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
报告地点:A13-206
面向对象:生物技术师生
主办单位: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
主讲人姓名:王朝阳
报告内容摘要:
报告从河南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种类、形态特征、为害症状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。内容涉及常见病虫害的识别、监测与防控技术,为指导大田科学防控、减轻病虫危害、保证粮食丰产、减少农药用量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撑。
主讲人简介:(包括职称、职务、工作单位,学术方向与成就)
王朝阳:男,高级农艺师,安阳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。在安阳市植保植检站从事植保工作20余年,主抓农作物病虫草害测报与防治、植保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、植物检疫、农药市场管理等业务技术工作,其中2010年以来,在安阳全丰公司兼任河南省科技特派员,从事植保新农药的研发与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工作。现任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,河南省植保站、河南电视台《中原植保》电视栏目技术专家组成员,安阳市“155人才工程”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,安阳日报社农业专家组顾问。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、航空植保等植保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、检疫性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、农作物栽培与生长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经验丰富。
先后主持、参加完成了多项省、市级重点农业科研攻关和推广项目,获得科技成果12项:其中“植物病害生防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应用”项目,研发的环保新型生物农药和微生物有机肥复合肥,每年为生产企业带来20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;“小麦土传病害灾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”项目,在全省推广8486.81万亩,增收节支27.87亿元,制订的“小麦土传病害防治技术规程”,符合我省和我国小麦生产实际,对全国麦区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。“调环酸钙·烯唑醇微乳剂(膨大帅)配方筛选及在麦冬上的应用”项目,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、降低残留、提高麦冬产量和品质意义重大。
编写植保专著和培训教材14部。其中:《花生病虫害原色图谱》(主编),2017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;《蔬菜施药对与错》(副主编),2016年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;《粮棉油作物病虫原色图谱》(副主编),201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;《河南农业病虫原色图谱(粮棉油作物卷)》(副主编)、《河南农业病虫原色图谱(果菜茶作物卷)》(编委),201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;《河南省植物检疫员培训教程》(编写人员),2013年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。
在《植物保护》、《中国植保导刊》、《中国棉花》、《湖北农业科学》、《贵州农业科学》、《广东农业科学》、《华北农学报》等核心期刊上及国家级植保专业出版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2篇。完成实用新型专利5项。完成应用全丰农用无人直升机的开展航空植保技术的研究20多个,制订了全丰QF80-1型、QF125型植保无人机在大田开展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作业参数。筛选出“噻唑膦、阿维菌素”防治土壤线虫、“戊唑醇、苯咪甲环唑”防控种传病虫、“硅噻菌胺、福镁双”防治小麦全蚀虫、“毒·辛”防治小麦吸浆虫、“生物导弹”防控玉米螟等植保新技术、新品种36个,在安阳市推广415万亩,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2亿亩次,挽回病虫草害为害损失达600万吨。完成重大病虫害发生分布及品种抗性、农民植保素质、专业化服务、绿色防控等植保专项调查30余项。
目前还承担着“小麦吸浆虫监测及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研究与应用”、“小麦黑胚病防控及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研究与应用”、“花生田地下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”、“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研究与应用”、“农药减量增效研究与应用”等省市项目的研究及推广。
近5年来荣获“河南省植保植检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通联工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河南省农药管理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”等荣誉称号。